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新动态:日均稳定引水量将可装满7个天鹅湖

时间:2022-12-22 17:32:00 来源:

凤凰颈排灌站施工现场


【资料图】

满布设备的新开挖基坑

北侧临时截渗墙开工

与桩基吊机共舞

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安徽以长江、淮河、新安江、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为横,以引江济淮、驷马山引江工程为纵,构建“四横二纵”全省水资源配置骨干网,以实现南北相通、东西互济,形成较为完善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引江济淮,当前全国水利行业在建单体投资最大的“一号工程”,亦是我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全线共有八大枢纽,其中属于凤凰颈引江枢纽的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是引江济淮两大引江口门之一,改造工程关乎巢湖流域涉及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市的防洪排涝安全和水资源保障。

12月21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无为市刘渡镇的凤凰颈改造工程项目现场,探访这座巢湖流域排涝灌溉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目前的建设情况。

“起大早,赶晚集” 终究相信“好饭不怕晚”

一大早,刚刚结束合肥事务的安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王茂松,立马从合肥动身出发,带上一些必备衣物,驱车2个小时左右,前往凤凰颈排灌站改造工程现场。

这种两地奔波忙碌的生活状态,对于王茂松,对于坚守在项目一线的建设人员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个月至少有22天离家,待在项目工地上。“这就是我们水利人的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不仅我们,连家人都习惯了。”王茂松笑言。

2021年9月,为统筹2022年汛期巢湖流域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推迟至2022年汛后全面开工建设。2022年汛期,长江中下游遭受罕见持续气象性干旱,凤凰颈排灌站需持续提引江水以保证巢湖流域灌溉供水,致使实际开工时间再一次顺延,至今年10月13日泵站改造工程方正式开工。王茂松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来形容工程起步的不容易,同时他也笑言“不过,好饭不怕晚,我们做好了‘开工就是抢工、起步就是冲刺’的各方面准备”。

面对紧张的工期、狭小的作业面、复杂的地质条件,突发状况在所难免,一线的建设者往往争分夺秒,用抗洪抢险一般的态度果断理性处置。

10月25日傍晚,在长江侧围堰合龙后尝试降低老泵站前池水位过程中,西河侧前池发生管涌冒砂现象。鉴于管涌呈现点多、量大的态势,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老泵房、前池翼墙等既有建筑物底部脱空、危及老建筑物安全,情况十分紧急。

收到消息后,王茂松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组织总包和施工项目班子赶赴现场,查明事故原因后,通过紧急汇报和现场简短会商后,采用大功率水泵从长江侧反向抽水对前池底板进行反压。“当时经过数小时的紧急处置,前池恢复至既定水位,仔细检查前池后也没有发现出浑水的渗漏点。”王茂松和团队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处理完后续事务后回到住所休息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寒冬抵挡不了

350余名工人的火热干劲

沿着刘渡镇的长江堤防北岸行驶,顺着一条仅刚刚能容下两辆小车通行的道路,不多久,记者就来到了这座被称作是“八百里皖江第一大站”的凤凰颈排灌站。

向泵站前池改造处望去,尽管如今已是个位数气温的仲冬,建设更多仍是一派马力全开的火热场景,大型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轰鸣着摆臂挖掘,现场忙得是“不亦乐乎”,然而火热之余,井然有序。

“2号机,注意你挖机的旋转半径,操作时要及时分离石头和土,避免后续打桩的不必要损失。”在施工现场,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项目副经理凌刚不时地拿出对讲机叮嘱在一线的操作工人。

为新增稳定引江功能、给半封闭状态的巢湖提供源头活水,凤凰颈排灌站(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X001-1凤凰颈泵站)于今年的10月13日开工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不仅包含新建前池、泵房、压力水箱等,还计划将原泵房改建为进出水箱涵和长江侧防洪闸等等。

“自开工以来,已投入各类作业人员350余人,各类施工设备200余台套,目前已完成了排灌站管理房和老站进出口侧共计48扇闸门拆除,完成了北侧素混凝土截渗墙50%的支护灌注桩和40%的基础灌注桩施工,累计完成投资约1.5亿元。”王茂松介绍道。

为了抢抓冬季施工黄金时期,按时保质完成工程任务,项目部积极采取行动。“我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取了人员两班倒、设备24小时不停歇。”王茂松告诉记者,原计划40个月的服务期,他们力争在2024年底完工,届时将为巢湖提供来自长江的稳定水量。

新增稳定引江流量

相当于一天引进7个天鹅湖水量

凤凰颈排灌站自上世纪90年代建成以来,一直肩负着防洪、排涝、灌溉多重使命,是巢湖流域向长江干流提水排涝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作为巢湖流域唯一有效的抗旱取水口,在改建前一天,凤凰颈排灌站还在提引江水,用于缓解巢湖流域的城乡用水和农业灌溉压力。

今年8月8日,针对长江水位快速回落的局面,凤凰颈排灌站开机6台,以每秒220立方米的流量抽引长江水,日最大抽水量约1900万立方米,占合肥市每日外引水量2700万立方米的2/3还多。

据数据统计显示,自7月8日至10月12日,凤凰颈站累计为合肥市提引长江水8亿立方米左右,将巢湖水位始终保持在8.5米以上,通过自引和抽引长江水,在确保巢湖流域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需求的基础上,还向巢湖反向补水近1.5亿立方米,避免了巢湖水位持续快速下降,保证了巢湖良好水生态和水环境。

记者从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获悉,位于无为市刘渡镇长江堤防北岸的凤凰颈泵站改造工程是引江济淮西兆线渠首引江枢纽,工程等别为Ⅰ等大(1)型,属于最高级别的水利工程,是一座集防洪、排涝、引江、灌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设计排涝流量240m3/s,设计引江流量150m3/s。

“如果按照天鹅湖200万m3的水量来算,那凤凰颈排灌站一天就能从长江抽引近7个天鹅湖。”王茂松表示,新建后的凤凰颈排灌站在保留原来的排涝灌溉功能外,能为巢湖和皖北、豫东地区稳定抽引江水,“建成后的凤凰颈泵站,将实现从防洪、排涝、灌溉传统水利向统筹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现代水利的华丽转身。”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汪涛/文 高博/图

■记者手记

当我走进凤凰颈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工地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数十台挖掘机摆动机械臂,在建设工人们的辛勤作业下,项目正渐露雏形。

作为一名刚刚跑水利部门的记者,在过去半年不到的时间,我与许多从事一线建设的水利建设者交流过,深知每一项水利工程背后都关系着农业、生态等方方面面。从他们的口中,我深感水利建设的不易,也被他们的默默付出所感动。

凤凰颈排灌站是“引江济淮”工程的八大枢纽之一凤凰颈枢纽中的水利设施,它的改建是安徽打造安全高效的“水网”的一个缩影。引江济淮工程即将迎来试通水通航,而创造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是千千万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奔涌江河水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长江与淮河的世纪“牵手”。

x 广告
猜你喜欢